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消息:2022春季 “國際名校來了丨北京國際化學校升學擇校展”于北京成功舉辦。
此次擇校展活動,直擊國際化教育行業前沿、熱點的話題,助力萬千家庭深入且全面了解新時代下的國際化教育,一站式解決孩子的升學擇校難題。
2022年是教育政策動蕩的一年,在后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未來的教育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如何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國際化教育?在展會現場,多位教育專家及國際化學校負責人就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展開主題演講。
以下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市場招生總監孫東良會現場演講實錄。
演講嘉賓: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市場招生總監 孫東良
演講主題《解開國內與國際升學賽道選擇的糾結》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教授曾在新華社的訪談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時候確定人生的方向也許比努力更重要。也就是說,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升學道路時,一定要選擇適合他們的。比起這條路成功與否,更重要的是去經歷和家長的參與。關于國際升學和國內升學的規劃,其實是兩條不同賽道都應該了解的問題。
到底要不要出國留學?這應該是包括小學之后的初中低齡段留學、高齡段留學以及本科畢業之后的讀研階段大家都會考慮的問題。
今天重點要說的是初三階段。
究竟是選擇國內升學還是國際升學?
如果已經決定留學,那么在這個階段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選擇高中。是選擇公立國際部、私立國際學校,還是出國就讀國外高中。關于國際課程的選擇,到底什么樣的課程適合孩子?在選擇國際學校時,考察學校課程十分重要。
從國內升學路徑來看,如果選擇體制內的學校,那么怎樣能考上重點高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高中階段,到了高二會進行選科,在新高考改革之后,高二時候的選擇,會影響將來大學里的專業選擇。
因此,接下來將圍繞國內與國際升學,不同的階段分別需要做哪些準備幾個方面來進行分享。體制內學校的升學路徑大約有16個,除高考外,還包括保送生、藝術生、公安司法等提前批。新高考改革之后,給高考分數帶來一些變化,雖然高考分數越來越高,上本科的幾率增大,但本科學校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層次。
從國際升學路徑上來說,申請海外大學時有三個必要條件:高中成績、外語水平以及活動課程。
高中成績指的并不是高考成績,與高考完全不一樣,比如美國大學與英國大學都需要提供課程成績。
在外語水平方面,申請的高校不同,對雅思與托福的要求也不一樣。
想要被國外高校錄取,還需要準備活動課程。國外高校在申請時需要提交文書,文書方面建議大家自己寫,寫出自己的特長以及真正熱愛專業的理由,還有高中三年經歷了怎樣的提升和做過什么項目。在面試階段,對專業的熱愛以及做過的背景提升活動可能會對錄取產生影響。除了三個必要條件外,還有三個因素同樣重要。
首先,國外高校在招生方面有非常大的自主權,每個學校甚至每個專業的要求都不盡相同,需要提前做好了解。其實如今國內高考也有這樣的趨勢,即不同院校專業的要求不同。
第二,申請時間不同。國外高校的申請時間大約集中在高二下學期末以及高三上學期。在10月份左右,有些比較好的學校就會結束第一輪申請。建議家長們可以在孩子高一、高二階段多與學校的社會規劃老師溝通。
最后是畢業方面。成功申請國外高校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畢業。以美國為例,很多學校在規定學期內可以畢業的學生比例非常小,畢業率相較國內偏低。盡管國際學校需要考慮的維度較多,但國際學??梢宰尯⒆诱业阶约旱膬瀯?,可能性也會更多一些。
在學校的世界排名上,中國進入世界前500的學校共有26所,美國有87所,英國有49所,國內升學與國際升學進入世界名校的比例會有較大差距,國際升學的幾率會更大一些。至于到底要不要選擇國際升學路徑,家長還需結合家庭實際情況以及是否真的適合孩子等多方面考量。
在選擇國際化課程時家長需要注意,課程體系在精而不在多,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學籍方面,國內學籍并不影響國外學校的的申請,所以家長可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
選擇國際學校時,升學與教學質量十分重要。例如在了解外教團隊時,需要了解外教之前教什么,現在教什么,是否能教好。在考察學校的升學率時,首先要判斷學校的升學率是否真實,然后最好具體到每個學生的升學情況,學生在入學時是怎樣的,能力在學校里是否得到提升。
在課外活動方面,一定要與規劃老師及時溝通,選擇與自身最契合的以及會對未來專業有幫助的。
正如北外ICC的原創校長曹文教授所言,老師的高度決定孩子的高度。學校團隊的學術領導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引領這個學校,讓家長與孩子不走彎路。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教授曾說:如果你確定不了要干什么,至少要確定你不干什么。
當確定不了到底要走哪個路線時,如果不是非如此不可,那么也可以嘗試著選擇其他的;如果選擇哪個學校都不滿意,那么可以親自去探校,只有多方了解才能最終找到適合孩子的。
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