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戲”由宋代點茶技藝延伸而來,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表現字畫的古茶藝。前日,在徑山鎮徑山村,茶藝師章紅艷將這一傳統技藝與亞運元素相結合,以茶匙為畫筆,用茶面當畫板,在“茶百戲”里繪亞運。
記者在現場看到,章紅艷先用茶筅在茶面上打出一層厚厚的白色泡沫,再用茶粉和水混合,調出濃淡適宜的“顏料”。點、抹、挑……章紅艷手中的茶匙在直徑12.5厘米的茶面上“游走”。不到三分鐘,一只可愛靈動的亞運會吉祥物“琮琮”便躍然于茶面上。
看似輕巧的技藝,其實藏著不少學問。章紅艷告訴記者,點茶時表面的浮沫當作畫板,其厚度大有講究;同時作畫的調膏也要適宜,太濃或太淡都很難在茶湯表面進行繪畫。
徑山鎮被譽為“中國禪茶文化鎮”,千百年來茶文化興盛、綿延不衰,宋代非遺點茶技藝在這里發揚傳承。
耳濡目染之下,章紅艷自小就對茶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練習,她的“茶百戲”作品已經達200多幅,亞運吉祥物、花鳥蟲魚和仕女圖等都出自茶盞間的一筆一劃,承載了徑山的千年茶香。